经文:列王纪下5:1~19
小女子:恶劣环境中仍持守的信心
圣经中称她为“小女子”,英文圣经是“young girl”,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或许比我们在座的都要小。然而她在异国他乡仍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她的信心最后促使了以色列敌人的元帅成为信靠神的人,是以色列的大男人、大勇士都没有做到的。这位小女子的确了不起。她的信心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外在的表现出来,可见她里头的有多大。
我们要为我们有一个好的教会、有一个能够激励人的团契关系而感谢神。然而神把我们放在一个热心的团体关系中,是要装备我们扎根在圣经上,让里头的软弱的信心能够在教会中成长、成熟,准备去打那美好的仗。如果我们看以色列人对于儿女和年轻人的宗教训练,我们就会晓得为什么以色列人散落在万国中仍然持守信仰和文化,因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已经扎根在他们心里。
亲爱的弟兄姐妹,把手放在胸口上问一问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到了一个没有认识的基督徒的地方,你还会一样的读经、祷告、崇拜和服事吗?你的信心是放在神身上,还是放在看得见的团体、活动和关系身上?我认识不少的弟兄姐妹,在校园的时候热心服事,但是毕业后在一个不敬虔的环境中,就迷失了自己的信仰。以色列的小女子在一个恶劣、敌对的环境中尚能见证神,神就使用她成就了一件记入圣经的大事;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我可不要在一个仅仅稍有诱惑的环境中就忘掉自己的身份。
以色列王约兰:没有信心
约兰收到亚兰王的信后就抓狂了。他撕裂衣服,说“我岂是神?”他当然不是神,他也知道神可以做到,但是他相信自己做不到。这很好,总有些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做得到。约兰应当知道自己的民族是神的选民,知道神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抓狂呢?我想我们也常常有这个问题,我知道神一定有能力让我父母信主,也知道我是神的儿女,但是我们有多少人相信自己的父母能信主得救?
从约兰的角度来看,他的抓狂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对自己和神的关系没有信心。圣经上说约兰王“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所以约兰知道自己得罪神,对于神会不会帮助一个犯罪的人毫无把握。
对于神缺乏信心。以色列受亚兰之辱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位神一直没吭过声,现在能指望他吭声吗?
约兰相信神能够医治大麻风,但他不相信神在他所面临的环境中能够医治大麻风。他对神的信心停留在理论上而无法和他的现实联系起来。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神的能力只停留在圣经上吗?只停留在书上吗?只停留在现在听道的时刻吗?约兰看亚兰的国家军政实力比神能给他的能力更大,我们是不是也常常把困难看得比神更大呢?亲爱的弟兄姊妹,创造宇宙并拯救我们众人的这位神,在我们的心中实在太渺小了,比很多困难都要渺小,而伟大的神只在圣经上有、知识上有,环境中没有,你是不是这样?
亚兰的明智之举应当是为自己和神之间关系的问题认罪悔改,披麻戴灰——正如尼尼微的国王听到先知约拿的宣告后所做的那样,除去偶像、远离淫行,神照旧祝福他。如果你对神缺乏信心就像上面约兰的两个原因一样,那么认罪、悔改——包括为自己的小信悔改是唯一的途径。如果你说,我没有犯罪得罪神,我对神大有信心,可是我还是不清楚神会不会在这件事上帮助我,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不如看看那个有信心的人——以利沙。
先知以利沙:与神同在的信心
以利沙之所以是先知,是因为他与神同在,他晓得神的心意,他晓得在这件事上神必然帮助他,因为他晓得神的心意。信心在他身上由全然的彰显,因为他看将来的事情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情一样,因为神与他同在。所以他差人去跟亚兰说,“可使那人到我这里来,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
今天有先知吗?你我会成为先知吗?
首先,在新约中先知是对教会的一个恩赐。以弗所书4:11,“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先知是神给教会的一个恩赐,可能在一人、也可能在众人身上。在这里,先知不一定讲预言,而是奉神的名说话的人。
其次,先知不是一个特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而且应当追求作先知讲道。哥林多前书14:1,“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后面又说,“我愿意你们都说方言。更愿意你们作先知讲道。”你渴慕以利沙的信心吗?羡慕他像知道过去的事一样信靠神的作为吗?不如渴慕他的身份,求神把这样的恩赐和信心赐给你。
以利沙是以利亚的衣钵弟子,在以利亚问他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以利沙看见让以利亚成为先知的不是知识、训练和地位,而是耶和华的灵。耶稣基督在世间的时候也曾应许,会赐下圣灵来在每个信徒身上。只要你肯跟主求,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他,他会让这同样感动先知的灵感动你,给你先知的恩赐,这比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简单多了。可惜的是珍惜这圣灵的人太少,愿意跟从圣灵、听圣灵声音的人更少,求主怜悯我们。
乃缦I:对自己的信心
乃缦作为一个功名显赫的人,和很多人一样,他无法解决自己生命的问题,连身体的疾病都无法对付,只好听听那位小女子的话,去找先知。我想这位小女子在说的时候所表现的信心也大大动摇了他,试试也好。但是乃缦有三个错误:
l 错误1:他以为恩典是可以用钱买的。圣经说乃缦带了十他连得银子和六千舍客勒的金子,去寻访神的先知。照现在黄金每安士四百美元计算,六千舍客勒的金子约等于三千安士,即约合美金一百二十万元;还加上十他连得银子,以一他连得等于三十公斤计算,约合六百六十磅。这数目实在是惊人!乃缦带着这么多的钱去求神的恩典,虽然可以显出他的诚心,但也显出他的错误观念,以为神的恩典是可以用金钱购买的,钱多了就比较有可能得着神的医治。也许他故意多带些钱,预防万一以利沙要求很高的代价时,不必多跑一趟,况且以色列人与亚兰人是仇敌,现在他要去求助于敌国的先知,恐怕会遭到多方留难,索取高价。其实他完全错了。他带这样多的钱却和没有带钱去完全一样。
l 错误2:以为可借助权势求神的恩典。他带着亚兰王的介绍信去找以色列王,似乎说仗着亚兰王的面子,以色列王总得尽他的力量替他找到神的医治。注意:亚兰王给以色列往的信中,并没有提到代找先知的事,只是说"你接到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风。"这是何等无理的要求!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怎样,既然在以色列国有神的先知,能行神迹,以色列王总得设法替他找到那先知,把他医好。所以在乃缦心中,以为既有亚兰王的信迫使以色列王为他效力,当然一定能够寻到他所要寻求的医治。岂知这以色列王和亚兰王一样是毫无办法,且可说比亚兰王还不如,因为他竟还不知道他国中有先知。结果还是以利沙自己打发人去把乃缦带到他那里去。
l 错误3:以为可以凭着自定的方式得着神的恩典。乃缦以为寻求神的恩典需要装出很虔敬的样子。有些人以为神的恩典可以用金钱购买,另有人以为神的恩典可以仗着人的势力和名望而获得,还有人则以为用他们的道德、礼貌、人为的敬虔可以换取神的恩典。岂知神的恩典不但不能用金钱和势力、名望来取得,也不是用人的道德、礼貌、表面的虔诚所能换取的。乃缦第三种错误,就是以为借着对神仆人的恭敬态度,就可以换取神的恩典。如果人为恭敬神而尊敬神的仆人,当然这是好的;但人若以为他已经恭敬神,神就得成就他的愿望,这其实是错的。当乃缦知道以利沙是神的先知时,就亲身到以利沙的家拜见他。他虽然是一个元帅,却不敢傲慢的进去,也没有象见以色列王时那样,带着一封命令似的介绍信。他只站在以利沙的门口,等他出来。他这样显得十分谦卑恭敬。他想,象他这样一位大人物,竟这么客气的来拜以利沙,相信以利沙一定会很快出来,迎接他进屋里去,赶紧为他治病。岂知以利沙竟然没有出来迎接他,只打发一位使者出来,叫他去约旦河沐浴七次。于是乃缦大大发怒,就走了,并且说,"大马色的河亚吧拿和法珥法岂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吗?我在那里沭浴不得洁净吗?……"乃缦先前的恭敬有理虽然是好,但他现在的发怒,显出他刚才的恭敬是假的,是他自己认为满意的态度,却不是神所要的标准。
乃缦之所以有那么多错误,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财力、权势和自己对以色列的那位神的人是太有信心了,结果完全不是那样。你是不是也以为自己对神的认识很有信心呢?你是不是也以为自己以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呢?我们有时候会有属世的骄傲,包括对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太有信心,也有属灵的骄傲,对自己对神的认识、和神的关系产生自傲。
乃缦II:谦卑的信心
乃缦能得医治,再一次归功于他的仆人,不过这次是另外一个告诉他,不如试一试。乃缦听了先知的要求,大怒而归,但他的仆人不那么想,因为仆人没有将军的架子,不就是下水吗,下七次吗,又不是跳楼,乃缦亏就亏在架子太大,听不进任何和自己固有想法不同的话。可能就像我第一次听到“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的时候,我想,太荒谬了,基督教不是很讲宽容的吗,怎么连恋爱都要干涉?于是我认为这是那个传道人自己个人的想法,而不愿接受,后来受了管教才晓得神的心意。
当乃缦气忿忿地走回,几乎要徒劳而返的时候,幸亏有他的一个仆人前来劝告他说:"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岂不作吗?何况说你去沭浴而得洁净呢?"乃缦接受了仆人的劝告,真正谦卑下来,照着先知的话在约旦河沐浴了七次。他的大麻风完全好了。乃缦蒙恩的经过就这么简单。当他来的时候,来得多么麻烦,带着价值百万余美元的金银衣物,请了两个国家的元首来帮助他。实际上,这么多的麻烦都是多余的。他要得着神的恩典,完全不用金银,也不用国王的信,更不用一套虚假的礼貌,只要用一颗真诚谦卑的心,信靠神的话,照着神借先知所吩咐的去行就可以了。
到底先知以利沙为什么不出来见乃缦,却要到约旦河沐浴七次?约旦河的水果真有这种功效,能使长大麻风的得洁净吗?难到所有长大麻风的人,到约旦河沐浴七次都可以得痊愈吗?当然不是约旦河的水有什么特殊功效,正如乃缦所说的,"大马色的河亚吧拿和法珥法岂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吗?我在那里沭浴不得洁净吗?"真正能使乃缦痊愈的是神的能力。先知只不过借着要他到约旦河洗七次的方法,使他得痊愈而已!先知要用这种方法,最少有两个原因:
l 他要乃缦彻底谦卑下来。
乃缦因先知不出来见他,只叫他去约旦河沐浴七次,就气忿忿地走了,可知那时乃缦还没有真正谦卑下来。试问乃缦若不是一个大元帅,只是一个普通人,先知这样对他,他会觉得受侮辱吗?一定不会,也一定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受。这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吩咐,对一个求恩典的人,并没有什么委屈。正如乃缦的仆人所说"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岂不作吗?何况说你去沭浴而得洁净呢?"可见在他的仆人看来,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大的羞辱。之所以乃缦会这样发怒,证明他还没有放下元帅的身份。他虽然有点谦卑,但并未彻底谦卑。他在想,象我这样一位大元帅,肯亲自站在门外求先知的帮忙,这还不够谦卑吗?还要待我如普通人吗?但神所要的不是一半的谦卑,神所要的乃是完全的谦卑。
l 他要乃缦用信心接受神的话
乃缦何以听了先知的话后,就气忿忿地走了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信先知的话,说只要他去约旦河洗七回,就可以痊愈。他可能以为以利沙这样说是在推委。他想以利沙若要医治他,总得出来见他,站着为他祷告,在他的患处摇手,才可痊愈。他以为先知当照他自己所想的方法,才能使他得痊愈。他需要一些眼见的证据,才能信的来。其实不论是先知站着为他祷告,在他的患处摇手,或是到约旦河沐浴七次,都是一样的,都不过是一种方式而已。并不是什么好的方式能医好他,医好他的乃是神的大能。但先知要他去约旦河沐浴七次,这种方法是必须先用信心信从先知的话才可以的。这就是先知要他去约旦河沐浴七次的主要目的。无论神借着什么方式施恩与人,在人方面都需要用信心顺服神的话,才能得着。
有人以为主日聚会是形式,神不一定看重这个形式。的确,聚会只是一个形式,但是神喜悦这个形式,要求我们有这个形式,人还有什么话说呢?我听一个肢体说,哎呀,主日忘了聚会了,去传几个福音吧。这是什么想法?这是典型的因行为称义的想法。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神喜悦我们事奉他,但神更加喜悦我们听他的话。我们看乃缦,当他谦卑顺服之后,对自己的称谓也改变了、思想行为也改变了,处处都自称“仆人”,谦卑的很。你呢?在神和神透过人所作的教导面前,有这样的谦卑和顺服吗?
结语
你想有一个怎样的信心?我盼望每个基督徒都像那小女子,无论什么环境都能坚持信仰,把人带到基督面前;也盼望人人都像以利沙,渴慕神的智慧和先知的恩赐;更盼望每个人都谦卑下来,放下自己顽固的自我,听神的话和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