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早教的书承认里面的一些观点极为正确。婴儿的学习吸收能力是它一生之中最强的,所以,在预备聪明宝宝的父母们不要用指头去算几岁让孩子去上什么学习班,早期教育应当从零岁开始。从教育学家的模型看来,在3岁之前的婴儿脑部继续发育,神经元藉着所接触和传授的事物得以发育成母型,因此,在此阶段婴儿的脑部发育率超过60%,也就是说它具备了极大的知识学习潜能。无论是文字、音乐、科学与自然,若在此阶段得以教授,在以后的学龄阶段将省下许多心血。
和许多爱回忆童年的TX一样,我一直以为孩子的童年当完全的放任,最好散之乡野,嬉于山林,可有时想起人生此后许多的付出和艰难时,不竟问自己这段荒于嬉的年日于一个人苦短的人生仅是一种补偿吗?特别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十几年的拼搏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是没有乐趣的。从哪里得以补偿这十几年所失去的快乐呢?孩子们常被欺骗等考上大学、工作了就自由了。父母们也在孩子十八九岁的时候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砸开地球,把孩子稳稳安插在其上,任是千军万马也冲不倒。可事实是,接下去的岁月好像一个疯人院,不断迎接着新的病员加入却缺少医治,更不要说享受自由和乐趣了。所以,如果婴儿的零岁教育对婴儿本身不是干扰和填鸭,反而使其有自动学习的能力,那对抗以后的竞争就是一种助力了。
东拉西扯了半天实在是因为觉得在自己年岁渐长的时候再开始学习些新知识、技能,即使出于兴趣,也相当吃力了。从去年底开始学琴,我的状态立马回到十岁前练字的时期,每个周日的午后,我的影子变得那么小,小得手都够不上脚的时候,却仍不愿意踏进老师家的门,而在弄堂里久久徘徊。畏惧抵触的情绪,让每一次的教授都充满了非公正,即使作为成人,有充分的自主意识,在被教育过程中的感受还是和过去惊人地一致。
虽然如此,我们已经无法回到零岁时期发育头脑,我相信成人在学习中是用完全不同于孩子的模式在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比较。很可能,激发潜力的对你我是句谎言,而更真实的是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头脑重新分配。即放弃某些储存已久但并不使用的头脑作为新的介质去理解新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