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林前1:10-17
在1节到9节,保罗都是在问候和鼓励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保罗的问候和鼓励是向基督徒们重复的说明他们的身份和他们被召的目的。你的身份和你被召的目的是来自神的话语,而不是来自你的感觉;神为他的儿女在基督里所预备的也是确确实实的客观实际,而不是基于你的感觉。当你凭借你的感觉、你的观察、你的想象而不是神的话语与应许去认识基督教信仰的话,你一定会陷入一个虚假的、人自己发明的基督教信仰,而不是神给我们预备的真信仰。这也是保罗反复提醒哥林多信徒他们的呼召、他们的恩赐、他们的身份的原因。
一、 彼此相合的本质(v10)
从第10节开始,保罗要面对教会的问题,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会中的分党结派。我不晓得你们公司里面有没有分党的事情,我想大部分公司都有,而且会要求每一个人都选择站队——你是支持我、还是支持他!比较轻微的,是在某一件事情上、某一个方案上让你表态站队——像我这种在公司里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往往要面对的是这种选择。比较严重的是在权力的争夺上让下属表态站队。一个新老板来的时候,就会或快或慢的把组织架构清理了一遍,让支持他的人可以上位。这是企业和机构里常常见到的情况,但是教会里面有没有呢?我不晓得你有没有碰到过,我是听说过,也认识矛盾的双方,但我人微言轻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保罗看到哥林多教会产生这种问题的时候,他用第10节先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宗旨,也就是大家能一致同意的平台。如果你要调解双方的矛盾,就首先要有一些东西是双方都同意的,而不是上来就给出结论或者批评某一方不对。
保罗指出他这封信想要解决的目标(我想也是哥林多教会纷争的各方能够一致认同的),那就是“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保罗相信这一个目标不但是他想要达成的,而且也符合神的心意,所以他说“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这不但是他的心愿,也是耶稣的心愿。我想没有基督徒纷争是故意为了要纷争的,或多或少自己总觉得自己是符合神心意的、自己才是对的。保罗提出一个神心意中更高的原则:说一样的话、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那是不是说,凡是在教会当中有不同的看法、有争执,都用这句话可以压下去?显然不是,不然保罗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他可以说,神不喜悦分党,所以大家不要吵了,谁都别闹了。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教会里面只要一个人说话就够了,其他基督徒都无关紧要。这里所说的“合一”是什么范围上的合一?如果是所有的范围,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去餐馆也要说一样的话、看电影也要说同样的话——那么是跟谁一样呢?
首先教会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神容许这样的事情也有他的美意。在林前11:19保罗说,“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 “有经验的人”英文圣经里是说“who are genuine among you may be recognized. ”你用Windows的时候有没有收到过一个警告说你用的Windows可能不是genuine的,同时你精心挑选的屏幕壁纸就变成黑色了,这就是微软的正版检测程序。保罗是说有形教会中的分门结党可以看出谁不是正版的基督徒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基督徒的错。“合一”和“真理”相比,“真理”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我们不能和虚假的、违背圣经的观念和教导去合一。
其次,“一心一意”强调的是“mind”也就是意志和观念上的合一。在以弗所书4:1-6节,保罗指出“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13节进一步说,“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保罗所提倡的合一,是在教义和真理上的合一,是在心思和意念上的合一。我们要“一心一意”的遵行神的话语——遵行的方法可能多样,我们要“一心一意”的去传福音——传福音的步骤和方式可能不同。这就是保罗所说的“一心一意”的含义。NIV的版本说“be perfectly joined together in the same mind and in the same judgment.”这种合一是可以完美的,如果一个教会“一心一意”爱慕基督的话,那真是何等可羡慕的场景。
很多时候发生分党的事,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意思放在了神的心意之上。每一个主张者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却不在意是否得到神的喜悦和支持。很多基督徒选择向人倾诉和获取同情与支持作为合一的手段,却不是先来到真理和神的心意面前寻求,这是非常让人惋惜的事情,后果在神的家中也是破坏性的。在纷争和矛盾面前,我盼望弟兄姊妹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获得更多的支持者,而是思想耶稣要我们怎么样?耶稣盼望看到怎样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的意见是否得到鼓励和接受。这里的“一心一意”是指谁的心意呢?是耶稣的心意,意见和分歧并不是错误,错误的是它带来了基督身体的分裂。怎样算是带来基督身体的分裂呢?假设我和某位同工在观念上不同,开会的时候大吵了一架,这不算基督身体的分裂——虽然不完美。但如果我们暗地里告诉别的弟兄姊妹另一方的观念何等的错误并赢得支持,在教会里形成水火不容的两派,这就是基督的身子被分裂了。我们在11-12节看到在哥林多教会的体现是什么。
二、 粉丝:世俗观念对教会生活的入侵(v11-12)
11节到12节讲到哥林多教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题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分争。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这个“革来氏家里的人”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可能是一个临近的教会告诉了保罗。发生在哥林多教会的是信徒们非常欣赏他们所喜欢的教师,所以他们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有的说我是跟保罗的,有的说我是跟亚波罗的,有的说我是跟彼得的,也有的说你们都跟随人,只有我是跟随基督的。在我们现进的社会中,在各个领域里面,都发生类似的景况,那么发生在教会里有什么坏处呢?
首先,在基督的教会里做人的粉丝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都觉得自己无关重要,而媒体或群众总是在高举某个人物并将其作为某种现象或思潮的代表,所以很多人想要满足这种社会的喜好从而将自己与某个人物挂上关系。少年人可能把他所欣赏的人贴在墙上,年纪大一点的就读这个人所有的书,或者去订阅他的网站,或者了解他在所有事上的观点并表示支持。粉丝们对于非粉丝往往是轻视或者鄙视的,结果就是教会的纷争和分裂。另一种危险就是,他可能在某个领域上是有恩赐的,但这不代表他在所有领域都是正确的。一个解经很好的牧师可能不善于辅导,或者在政治或科技上可能大放厥词,而粉丝们怎往往不加判断的全盘接受。
其次,粉丝在教会中高举某一个人的重要性,会带来另一个反面的结果(但却出于相同根源的骄傲)。有一些对来自领袖的权柄与影响力有强烈防备心理的基督徒可能会因为粉丝的做法而产生过激的反应。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你读了一本很好的属灵书籍,跟某位基督徒分享,他的反应却是“这是来自人的”、“不要把人高举过圣经”,我不晓得你碰到过这种基督徒没有?我碰到过。他们甚至会认为不相信或依赖任何教师所给予的教导。这也是一种分裂。
所以这里有两种骄傲,一种是想借着对于某个领袖的跟随与粉丝来获得称赞和认可;另一种是通过反权威、批判、远离和鄙视粉丝来获得称赞与认可,这两者都是带来破坏与不合一的。
这种粉丝的价值观来自哪里呢?来自哥林多教会所处的希腊罗马世界。在社会文化中,对一个人的认可和接纳是透过他的老师或者他跟谁是站在一边的,人们渴望和喜悦这种称赞和接纳。这种价值观也同样存在在今天的文化中,经济上你在五百强工作——这是一个标签,人们透过这个标签接纳你;神学上你赞同加尔文或者改革宗——这是一个标签,人们透过这个标签接纳你。当我们给自己贴上一个粉丝的标签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其他粉丝的欢迎、接纳甚至尊重,而这正是我们所渴望得到的安全感和接纳感。如果你只说自己是基督徒,可能不会得到重视或欣赏,但如果你说“我是跟随加尔文的基督徒。”,人家一听“哦,自己人”,就对你另眼相看,两个人的骄傲都开始发酵。在这里有一点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保罗不只是责备那些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就是那些说我是属基督的,也一起责备。难道属基督不对 么﹖保罗不是责备他们说“属基督”不对。乃是责备他们那种夸耀自己、轻看别人的观念。他们以为自己是属基督的,成了属基督派,因此就轻看那些说属保罗的, 或说属亚波罗的。他们自己说是属基督,就把别人当作不是属基督,以自己说是属基督的就是正统,别人就不是正统,如此分别他人、高抬自己。这种“属基督”派 和其它的派别,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宗派的思想。使他们分争,就是这种思想。不是不可以有保罗、亚波罗或矶法;不是不可以有不同的工作负担与恩赐应 用;也不是不可以有不同的工作团体;因为不是保罗、亚波罗、或矶法使他们分争结党,而是他们擅自以保罗、亚波罗、矶法,甚至于基督,作为分别彼此的那种心 意,使他们分争结党。教会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一群基督徒,他们认为基督教宗派林立,高举人的权威,所以他们就要特意的分别出来,不属于任何宗派,不高举任何权威,也不和别的教会来往,这种骄傲让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派,而且是一个比别的宗派更封闭的宗派,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有的弟兄姊妹会说,这种“粉丝”是你们这些喜欢钻研神学或者爱主的弟兄姊妹会搞出来的事情,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所以保罗的这个教导跟我没关系。我的回应是,第一,正如上一次所说,主所盼望的是你跟基督有相互的兴趣。一个对基督没有兴趣的人怎能称自己是基督徒呢?第二,可能你在跟随教师这些事上没有分门结党,但这种贴标签以分门别类以增加自己的骄傲或接纳感的类似事情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以工作的层次,以喜好某一种音乐,或者在某一件事上建立彼此的认同和骄傲——比如,当我们没有买盐的嘲笑那些抢购盐的人的时候,知识的优越感和骄傲就油然而生。你知道吗,很多其他家庭教会管我们叫“白领教会”,刚开始听到这个词还有点沾沾自喜——我们的平均素质高,我们的知识水平高,甚至有一些找教会的基督徒说“我就是想找一个白领教会”。。但是后来仔细想,从来没有教会是按社会阶层或者年龄阶层来分的,教会是地方性的圣徒的集合,不是中产阶级的集合。当我们被称为“白领教会”的时候,这不是我们的骄傲,这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局限:我们还没有能力放下自己的骄傲和自我来服事跟我们不一样的人,我们只想和跟我们一样的人在一起互相欣赏、互相接纳,这也是一种分门别类。我们在爱的操练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学习,很多自我要破碎。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词不是对我们的赞赏,而是我们的局限,不要停留在这里沾沾自喜。
三、 建立合一的根本(v13-17)
我们来看保罗怎样尝试解决这个身体被分裂的问题,他催促哥林多的基督徒认识六个真理,他相信真理的大能能够改变人的心,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17:17所说的“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让我们简短的来看看这里提到哪六个真理:
第一, 基督不是分开的,基督只有一个。保罗问了一个反问句,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是基督里的身体,正如12:12所说,“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左手的手指瞧不起右手的手指——仅仅是因为右手的手腕上带了手表,会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第二, 3:21-23,我们看到保罗说,“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这里和上一点紧密相连,神已经在基督里给我们预备了所有我们所需要的,我们不需要成为某人的粉丝来给我们增加心理上的接纳感和安全感。
第三, 保罗没有为我们钉十字架,而是基督为我们钉十字架。保罗首先要破坏那些高举他的人,所以以自己为例以免造成分裂。保罗说,如果你真要夸口,就指着基督夸口,因为就基督为我们所做的而言,这些教师所做的不算什么;保罗也在提醒我们我们的罪债是如此之大所以我们需要神儿子的代赎与救恩,而这些教师也需要神儿子的代赎,粉丝这些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轻看了十字架的救恩。
第四, 我们是奉着基督的名而受洗的。我想很可能有一些粉丝夸口的原因是他被保罗、亚波罗或者彼得施洗。有的基督徒的确为谁为他施洗而耿耿于怀,甚至觉得施洗的人不够格而拒绝受洗,也有的基督徒为给自己施洗的弟兄姊妹后来不信或者犯罪而苦恼。保罗回答这个问题——谁施洗不是重点,归入基督才是重点。所以那些因为有才干和能力的人施洗而沾沾自喜的人其实是轻看了基督,也忘记了受洗是埋葬老我和骄傲。
第五, 真正的福音教师不依赖知识。第17节说,“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对立,智慧的言语让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我们知道希腊人是很喜欢雄辩的,但是当我们依赖辩论和知识来吸引人的时候,十字架就落了空。因为十字架是要老我和骄傲都死在上面的,十字架不是要彰显人的能力,而是叫人来死。基督徒的领袖不是依赖才能、智慧和知识,而是依赖里面向基督而死的灵。这是非常重要的十字架的道理,我们会在下一讲继续深入谈到这点。
第六, 神要得着全部的荣耀,而不是人。当保罗说到智慧的言语会让十字架落空的时候,其实他也是在说“粉丝”的行径让人窃取了神的荣耀。在3:4-7保罗进一步说,“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第7节更加明显:“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所有不是让神最后得荣耀的事情——哪怕是增强了领袖的凝聚力给教会带来暂时的好处——也是窃取了神的荣耀。
四、 小结
不合一的根源是来自人的骄傲,保罗、亚波罗、彼得本人并没有错,错的是这群粉丝——他们透过给自己贴上属灵领袖的跟随者的标签来提升自己、获得赞许,而带来的结果是教会的纷争。我曾经在一次培训中看到对同样的经文有不同理解,双方在辩论的时候就纷纷引用权威“唐牧师是这样说的!”、“苏牧师是这样说的!”。引用权威是恰当的,因为他们犯错的几率比你自己理解犯错的几率要小得多,他们都是非常严谨的神的仆人。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他是权威所以就高看自己的观点,重要的不是唐牧师怎么看,而是神怎么看。所以即使是引用权威的话,我们也应当知其所以然——他为什么这么解释、根据是什么。否则就犯了和哥林多基督徒一样的错误。在我们今天查考的经文中,我们看到有不同的意见不是错,错的是因此而贴上粉丝的标签从而分裂了基督的身体。我们回顾一下保罗所说的六个反对这样做的原因:
- 基督只有一个
- 我们在基督里拥有万有,而不是一点点的区别
- 没有任何属灵领袖为你的罪而死,只有基督
- 你不是奉人的名受洗,而是基督的名
- 真教师不是靠智慧吸引人,而是在传扬基督中将自己钉死
- 神应当得全部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