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是教会的欢迎卡(点击可以放大)。这张欢迎卡放在CHBC每一排座位放圣经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主日的到来。
国会山附近并不缺乏教会,到国会山来聚会也并不方便。在主日的早晨当我们吃完早饭往教会走时,正好遇到了跑马拉松的队伍,被阻隔了几分钟,车辆就不要想进去了。我自然而然的就像到了在首都圈生活给教会带来的麻烦。虽说美国官员出行时不会用警车开道大声吆喝,但各种赛事、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都会影响首都地区的交通,更不用说CHBC就在国会后面了——从教会四楼儿童主日学的玻璃窗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国会大厦的白色圆顶。
走进教会停车场的时候我被震惊了,原本只能停二十辆不到的汽车的停车场被塞满了汽车——至少三十辆,不知道是怎么开进去的。教会的牧师、实习生和家眷连夜要把车子停到别的地方去,才能让特殊需要的人士有地方停车。另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是,来参加教会的基督徒以年轻人居多,要知道这可是一间教义非常保守的美南浸信会教会啊!
主日安排
在这里我想回忆一下CHBC教会的主日事工安排,他们称之为Service Planning。教会会提前一年做出主日安排,将有访客讲道、特别节日的主日勾出来,然后由牧师来安排大致一年的信息内容(即讲哪几卷书)。“健康教会的九个标记”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标记就是“释经式讲道”,作为加尔文神学的教会自然是把话语的事奉放在一切事工的优先级之上。不仅如此,他们认为一切的讲台事工——包括敬拜带领和敬拜诗歌——都是教导的事工,不能随意按喜好安排。所以诗歌的选择都是由牧师指定,敬拜小组没有太多的自由度在里面。因为在基督为中心的敬拜中,诗歌的核心是歌词,而歌词带有教导的功用。
在做完了整年的安排之后,每四个月一次做一次细节的安排,具体到讲道的经文、主题、要唱的诗歌和回应诗歌等。介绍完之后马上就有人举手问,“这样安排是不是太死板了,万一有特别需要怎么办?”牧师问,“会有什么样的特殊需要?”“……比如说,嗯,九一一之类的。”牧师乐了,一挥手就给我们九一一那一年的信息安排表(我想他就等着这个问题呢),手里还拿着那一个主日的周报。定睛一看,8月份的信息主题是苦难,9月份的信息主题是平安,顿时大家都无语了…… 牧师说,当然应该允许变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需要特别调整的时候。因为圣灵带领牧师们在祷告和寻求后制定全年的信息主题,圣灵知道那一年会发生什么、需要什么。
CHBC的主日是丰盛的,早上9点半到10点半是主日学,10点半到12点半是崇拜,晚上6点到8点是晚间崇拜,8点到10点是成员大会(三个月一次)。教会同工则更忙碌了,长老们要在5点钟开会确认成员大会的内容,具体到对纪律处分的措辞都要再三斟酌。晚上10点成员大会结束后,所有参加主日服事的同工,包括敬拜主席和主日学教师,都要参加主日服务评估,互相提出意见、鼓励和建议。要注意,晚间崇拜和早晨崇拜对会员来说是都应当参加的,不同的是早晨崇拜是会员+访客,而晚间崇拜是仅仅会员。当然有人提问,一天来两次是不是太多了,长老回答说,“我不会为此感到抱歉,神呼召我们将主日分别为圣献给他,这是应当的。”这个回答很好的体现了教会的信仰告白第十五条:
XV. Of The Christian Sabbath
We believe that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is the Lord’s Day, or Christian Sabbath; and is to be kept sacred to religious purposes by the devout observance of all the means of grace,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and by preparation for that rest that remaineth for the people of God.
除此之外,周间的聚会有:周三查经聚会(自愿参加)、周四小组聚会(鼓励参加)、各人的一对一门训(非常鼓励参加)。
崇拜感受
我以为我们在上海的崇拜已经算比较复杂了,记得有一位新来的朋友说,“你们的崇拜好复杂啊,一会儿这个人上去说几句话,一会儿那个人上去说几句话。”我想如果她来CHBC的话可能会晕掉了。不过我非常欣赏这里的崇拜,我觉得有几个要素是值得我们学习或者思考的。
- 敬拜主席的角色:敬拜主席的角色是让敬拜程序自然的向前流动,而不是讲道也不作见证,他几乎没有说什么话,除了祷告以外。诗歌与诗歌的转换之间是没人说话的,讲台上也没有人,会众根据手中的周报和琴声来进入下一首诗歌。
- 诗歌与音乐:前面说过,诗歌的选择是由牧师们指定的,都是诗歌(Hymnal,有别于流行音乐元素的敬拜赞美歌曲),歌词基本都是4~5段,但曲调相当优美,歌词本身就起到教导和省察的作用。乐器(钢琴和吉他)声音相对压低,而将人声烘托出来(不得不说有些教会的乐器实在太吵)。进入副歌的时候,有时乐器会停下来而只留下人声,相当的美好。崇拜结束后有大约1分钟的安静默想时间,殿乐奏响后才可以安静离开。
- 认信与祷告:我说主日崇拜复杂,就是因为相对我们的崇拜而言多了认信的环节:也就是使徒信经一般的信仰告白的诵读,但是诵读的内容每次都不一样,比如我们这次诵读的可能是某个要理问答中对完全堕落和基督的救赎的一段陈述,这是为了让信徒反复重温救恩论,知道救恩当中没有自己的一点功劳。祷告和读经分成三段:敬拜、认罪、悔改,每段都有一小段读经和跟随的公众祷告。
- 浸礼:教会的讲台后面就有一个浸礼池。这一天有两位弟兄(都很年轻)受浸,他们在众人面前宣读了自己的见证,非常鼓励人。将浸礼放在主日中非常有意义,因为圣礼对慕道友来说也很有见证,当他们看到和他们一样的寻求者在众人面前公开归入基督,他们心中一定会有所触动。我回想我们因为条件时间所限,不能在堂会弟兄姊妹面前公开见证受浸,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 送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在周三查经和周日比较轻松的晚间崇拜前,讲员都会拿出几本书来说,“我今天想送这几本书,要的人举手。”当然,他也会介绍每本书的内容和意义。我想这是塑造教会阅读文化的一种方法,很有意思,虽然花点钱,但的确值得。
- 晚间崇拜:CHBC没有祷告会,晚间崇拜就相当于祷告会。在两个小时的晚间崇拜中,大约有一个小时用在祷告上,牧师邀请一些弟兄姊妹分享他们的事工,然后点名请一些弟兄姊妹带领大家为此祷告。晚间崇拜的讲道很短,大约20多分钟;而早晨崇拜的讲道却长达一个小时——这是我在北美见过的第二长的讲道了(最长的是一个聚会处的教会)。晚间的气氛也比较轻松,因为参加的都是会员,彼此熟悉。当然非会员也可以参加,不过教会将晚间聚会定位为教会家庭的敬拜祷告,而早晨聚会定位为公共崇拜。
事奉评估
成员大会后,所有服事的人员都会参加地下室的崇拜评估,长达一个半小时:半个小时评估早晨崇拜和主日学、半个小时评估晚间崇拜、半个小时评估成员大会。每一位的服事都由其他每一个人给出正面的鼓励和改进意见。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那位意见被其他长老否决的长老就在评估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鼓励,每一个人都称赞他付出时间和爱心帮助犯罪的肢体。当然大家也互相给出改进意见,“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我想这样的评估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建立互相信任、欣赏和坦诚的文化,不然的话可能有人就会闹的耍性子不高兴了(我可见过不少),我真的羡慕这样的团队。
欢迎其他去参加过CHBC崇拜的弟兄姊妹在评论中补充。
牧师的事情真多
上午敬拜和晚间敬拜中间那段时间怎么安排?